產品目錄
技術文章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詳細內容

我國光伏電池產品標準現狀及規劃

點擊次數:3885 更新時間:2009-03-24

GB/T9535 地麵用晶體(ti) 矽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

      該標準等效采用IEC61215,標準試驗項目包括外觀檢查、zui大功率確定、絕緣試驗、、溫度係數的測量、電池標稱工作溫度的測量、標準測試條件和標稱溫度下的性能、低輻射度下的性能、室外暴曬試驗、熱斑耐久試驗、紫外預處理試驗、熱循環試驗、濕-凍試驗、濕-熱試驗、引出端強度試驗、濕漏電流試驗、機械載荷試驗、冰雹試驗和旁路二極管熱性能試驗。2006年,根據IEC61215ED2.0對該標準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標準預計2007年頒布實施。

        新版本的修改項目中,10.2節用了新標題“zui大功率的確定”。這使實驗室能在測試前後選擇不同於(yu) 標準測試條件的一係列條件,這種做法增加了可重複性,特別是減少了對室外測量結果推算。

        10.3節(絕緣試驗)通過標準已經修改,與(yu) 組件的麵積相關(guan) 。

        10.4節包含了室外方法,也寫(xie) 入了IEC 60904-10參考。

        在10.5測量標稱工作溫度中進行了澄清修改,采用45°傾(qing) 角,而不用緯度傾(qing) 角。

        10.6節的標題現為(wei) “標準測試條件和標稱工作溫度下的性能”,因為(wei) 10.2已不在限製為(wei) 標準測試條件。

        10.10節的標題現為(wei) “紫外預處理試驗”。輻照水平采用新規定的數值,而不是IEC 61345中規定的值。

        10.11節(熱循環試驗)和10.12節(濕-凍試驗)進行了修改,取消了試驗過程中對接地的監測要求,許多實驗室提出了該建議。他們(men) 報告說這是個(ge) 困難的要求,並且也從(cong) 未觀察到失敗。似乎是任何對地的短路會(hui) 被後續的幹絕緣試驗或濕漏電流試驗所發現。10.11節(熱循環試驗)修改為(wei) 在室溫以上對組件施加峰值功率電流,這種做法是對現場真實失效的模擬,在沒有電流通過時,熱循環試驗發現不了的故障,一有電流通過即失效。這是真實的試驗,因為(wei) 大多數熱的晴天,組件都有電流通過。10.12節(濕-凍試驗)修改為(wei) 取消了兩(liang) 室的方法。主要的實驗室沒有采用兩(liang) 室的方法,並爭(zheng) 論如采用該方法其嚴(yan) 酷度是不同的。

        10.15節(扭曲試驗)被刪除。該試驗設立的目的是確保滿足 JPL設計係統,實際測試中沒有組件不通過。增加了新的10.15節(濕漏電流試驗)。在濕熱環境中存放2h至4h進行zui初和zui後的試驗。這是IEC 61646zui重要的增加,該試驗能發現視覺觀察不到的針孔和定界。增加了新的10.18節(旁路二極管熱性能試驗)。現場旁路二極管的失效常與(yu) 過熱相,本試驗確定在zui壞的情況下二極管的溫度,並與(yu) 其額定溫度進行比較。第8章(報告)增加了ISO/IEC 17025的要求。

        10.16節(機械載荷試驗)修改進行三次循環,提供了可選擇的更高載荷,雪載荷。增加循環次數是因為(wei) 有組件在第三次循環失效的報告,而三次循環是ASTM機械載荷試驗所要求。

GB/T18911-2002 地麵用薄膜光伏組件設計鑒定和定型

      等同采用IEC61646。由於(yu) 存在著初期功率衰降,國內(nei) 用戶存在著對非晶矽薄膜太陽電池組件存在一定的顧慮,在產(chan) 品出廠時,組件的實際輸出都比標稱值高15%,考慮了材料衰降。非晶矽組件與(yu) 晶體(ti) 矽組件的使用壽命一樣,可達到20年,功率下降不超過標稱值的20%。

        標準中包含的試驗項目包括外觀檢查、 標準測試條件下的性能、 絕緣試驗、溫度係數的測量、電池標稱工作溫度的測量、電池標稱溫度下的性能、低輻射度下的性能、室外暴曬試驗、熱斑耐久試驗、紫外預處理試驗、熱循環試驗、濕-凍試驗、濕-熱試驗、引出端強度試驗、扭曲試驗、機械載荷試驗、冰雹試驗、濕漏電流試驗、旁路二極管熱性能試驗、光老煉試驗。

        IEC/TC82目前正對該標準進行修訂,修訂版出版後,我們(men) 將及時完成國家標準的修訂。

       GB/T18912-2002 光伏組件鹽霧試驗

       該標準是對GB9535的一個(ge) 補充,該標準等同采用IEC 61701:1995。該標準的目的是為(wei) 了確定組件的抗鹽霧腐蝕能力,提供的試驗用於(yu) 評估組件材料以及保護層的鹽霧環境工作的適應性。

       GB/T20047-2006 光伏組件安全鑒定

      該標準等同采用IEC61730:2005。

        標準共分兩(liang) 部分,*部分規定了光伏組件的結構要求 ,第二部分提供了試驗程序,由於(yu) 標準項目號的問題該標準現在隻頒布了*部分,第二部分預計2007年頒布。標準設計的試驗順序與(yu) GB9535或GB/T 18911-2002相一致,所以一套樣品可同時用於(yu) 光伏組件設計的安全和性能評估。

      *部分:結構要求

        結構要求涉及了組件使用的金屬部件、聚合物材料、導線、電連接器、接線端子。

        一般要求規定了組件應適應工作的環境、組件出廠裝配狀態,裝配件的要求,組件結構保持接地連續性要求,鎖定裝置要求等。

        暴露在潮濕環境中部位的使用會(hui) 引起腐蝕的金屬,不允許單獨或組合使用,因為(wei) 這會(hui) 使產(chan) 品不滿足本標準的要求;作為(wei) 產(chan) 品必須的但不直接暴露在外部環境的鐵或低碳鋼等部件應施以電鍍、油漆或瓷漆等來防止腐蝕。

        聚合物材料部分規定了用作帶電部件外殼的聚合物、用於(yu) 帶電部件支撐的聚合物、用作組件表層的聚合物、用作間隔物的聚合物的要求,並規定了玻璃結構材料的要求。

        內(nei) 部導線和載流部件規定了導線的絕緣特性、線徑和額定電壓,導線中間頭的絕緣要求,電連接的機械牢固性等。

        接線部分對現場接線端子應使用的電壓和電流指標、固定道題的螺釘和螺母等給出了規定。並根據設備的額定電流給出了相對應的zui小螺紋公稱直徑。

       規定了電連接器的電壓和電流指標,並規定了其有焰燃燒性、相比電痕化指數和相對熱指數,對用於(yu) 室外環境的電連接器,規定了封裝材料的要求。另外對多觸點的電連接器的防誤插等。

        接地連接和接地部分規定了組件接地要求。組件的日常維護不能中斷或影響接地連接通道。

        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標準規定了無絕緣的不同電位帶電體(ti) 之間以及帶電體(ti) 和與(yu) 可接觸的金屬部件之間的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

        帶蓋子的現場接線盒標準中對接線盒的壁厚、內(nei) 部容積、開口、墊圈和密封、減應力結構、鋒利邊緣、導線管的應用等給出了相應的規定。

        標準還規定了組件的標示以及生產(chan) 商應提供的文件。

       第二部分:試驗要求
 

       第二部分的目的是為結構已經通過*部分鑒定的光伏組件,提供安全試驗程序。這些試驗程序和合格判據是為了發現組件內部或外部元件潛在的、可導致火災、電擊和人身傷害的故障。本部分規定了為提供組件zui終使用性能所要求的基本的及附加的安全試驗。

                                                                                                     預試驗

                                        常規檢查

 

 

     

       電擊危險試驗

      本試驗用來評估由於接觸組件帶電體而造成的對人身觸電或傷害的危險,部件帶電可能是設計或結構本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環境因素或操作引起的故障造成的。



        著火危險試驗
       本試驗用於評估由於組件工作或其元件故障可能引起的著火危險。

 

 

       機械應力試驗
      本試驗用於將由於機械故障引起的潛在傷害減至zui小。
 

 GB/TXXXX-2007地麵用晶體(ti) 矽光伏電池通用規範

        本標準適用於(yu) 地麵用晶體(ti) 矽太陽能電池,包括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在設計和結構上,對基體(ti) 材料、電極、鋁背場、減反射膜、尺寸公差、外觀給出了要求。
        有些項目沒有給出具體(ti) 的數值要求,具體(ti) 的要求在詳細規範中規定。
        給出了太陽能電池的彎曲變形、電極附著強度或電極/焊點的抗拉強度的要求。
      給出了太陽能電池應提供的電性能參數:包括使用溫度範圍內(nei) 的各電參數的溫度係數、電池的電性能參數(包含低輻射度下的參數)。
       
       幾個(ge) 典型的檢驗方法

      鋁背場與(yu) 基體(ti) 材料的附著強度檢測如下圖所示放
置樣品,在滿足EVA充分交聯的條件下層壓,取出後立即撕下四氟布,待冷卻到室溫後,用刀割斷EVA和鋁膜,撕去EVA條,觀察有無鋁膜脫落。

 

 

        熱循環試驗

      將測試電池樣品間隔的放置在環境試驗箱(相對濕度小於(yu) 60%)中,按照溫度分布,使電池的溫度在-40℃±2℃和85℃±2℃之間循環。在兩(liang) 個(ge) 溫度的保持時間不少於(yu) 10min,循環次數5次。再按本標準的規定對電池的外觀、力學性能和電池轉換效率進行檢測,電池的轉換效率衰減不超過3%。

      檢驗分類
      交收檢驗試驗項目

 

 

 

 

光伏電池及組件標準規劃

      用於(yu) 建築的組件應滿足前麵所述的標準要求,另外,根據使用的不同,例如有些用於(yu) 屋頂、有些用作牆體(ti) ,對組件的透光率等需要達成一致,針對這些,建立一些BIPV用的組件行業(ye) 標準。

        用於(yu) 庭院燈、交通信號燈等領域的微型太陽能電池組件標準。

        單體太陽能電池詳細規範和行業標準。


上一篇 太陽能光伏組件的國家標準 下一篇 醫療衛生機構消毒技術規範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