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EDESON牽手東華大學化工學院!
上海東(dong) 華大學簡介
致力於(yu) 建設“國內(nei) *、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學”的東(dong) 華大學以“海納百川、追求”之勇氣,堅持走“觀念興(xing) 校、學術興(xing) 校、管理興(xing) 校”發展之路,在“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中獨樹一幟。
地理曆史:學校地處中國上海,三個(ge) 校區分別位於(yu) 鬆江區和長寧區,占地麵積近2000畝(mu) ,校園環境優(you) 美宜人,係“上海市花園單位”。學校創建於(yu) 1951年,前身是華東(dong) 紡織工學院,1985年,更名為(wei) 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為(wei) 東(dong) 華大學。1960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wei) 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
基本情況:半個(ge) 多世紀以來,學校已發展成為(wei) 以工為(wei) 主,工、理、管、文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現設有紡織、服裝?藝術設計、材料科學與(yu) 工程、旭日工商管理、機械工程、信息科學與(yu) 技術、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環境科學與(yu) 工程、化學化工與(yu) 生物工程、外語、人文、理學12個(ge) 專(zhuan) 業(ye) 學院,另有成教學院、網絡學院、體(ti) 育部、文化交流學院、合作辦學的東(dong) 華大學萊佛士設計專(zhuan) 修學院。擁有5個(ge) 博士後流動站、4個(ge) 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29個(ge) 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ge) 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1個(ge) 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學科涉及工學、理學等九大學科門類。共有1個(ge)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ge)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ge)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ge) 上海市重點學科,同時設有10個(ge) *和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檢測中心,2個(ge) 國家“111”引智基地,3個(ge) 上海市教學實驗示範中心以及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校學生25000餘(yu) 名,其中研究生4844人,本科生14364人,留學生2570人。教職工2655名,其中院士8名、長江學者和長江講座教授4名,有光華工程科技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全國教師、全國回國留學人員先進個(ge) 人、上海市學科帶頭人和人才等榮譽獲得者,職稱教師近700名。
學科科研:按照“堅持特色、拓寬基礎、加強交叉、按需發展”的學科發展思路,學校學科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十五”“211工程”建設被“211工程”部際協調小組正式確認為(wei) “”。紡織科學與(yu) 工程被認定為(wei)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依托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0個(ge) 國家和教育部科研基地,學校堅持產(chan) 學研相結合的辦學特色,為(wei) 國家科技攻關(guan) 、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服務。學校連續六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高校科技進展”,連續兩(liang) 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連續兩(liang) 年紡織類三大檢索論文收錄總數超過世界其他九所紡織院校的總和。此外,學校大批科研成果廣泛應用於(yu) 航天、軍(jun) 事、建築、環保、新材料等領域。學校申請和授權的數也不斷提升,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
合作交流:學校重視合作與(yu) 交流,已與(yu) 世界7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及企業(ye) 建立合作關(guan) 係,為(wei) 80多個(ge) 國家培養(yang) 了大批留學生。學校積極推進合作辦學,與(yu)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日本服裝文化學院、德國勞特林根應用科學大學、意大利米蘭(lan) 歐洲設計學院、法國魯貝國立紡織學院、英國斯*克萊德大學等一批名校拓展了9個(ge)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聯合培養(yang) 本科生和研究生項目。學校重視舉(ju) 辦學術會(hui) 議,舉(ju) 辦了第83屆世界紡織大會(hui) 、紡織科學與(yu) 工程博士生學術論壇、上海世博會(hui) “大都市形象論壇”、紡織生物醫用材料論壇等高層次的學術會(hui) 議,並自1995年以來連續13年成功承辦了每年一度的上海市服裝文化節服裝論壇,凸現著學校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日益活躍的交流新局麵。
上一篇 EDESON與吉林延邊農業科學研究院合作成功! 下一篇 熱烈祝賀EDESON攜手雷士光電研發中心!